女性經前反復出現精神緊張、抑郁、焦慮、易怒、情緒淡漠、失眠、頭疼、腸痙攣、手腳和眼瞼水腫、乳房脹痛等一系列身體和精神癥狀,從而影響日常生活和正常的學習、工作,這種情況稱為經前期綜合癥。那么,經前綜合癥的類型有哪些呢?
專家介紹,出現經期綜合癥的年齡最常見于30到40歲的育齡婦女。典型的經前期綜合癥在經前一周開始,癥狀逐漸加重,至月經來潮前2到3天最為嚴重,月經來潮后突然消失;有些病人癥狀持續時間較長,一直延續到月經開始后的3到4天才完全消失。
經前綜合癥的類型有:
1、水腫型:
主要表現為體重增加,可增重1.4公斤以上,可伴有四肢水腫、乳房脹、腹脹,伴水、鹽潴留,并可有血清醛固酮升高。補充維生素B6可抑制醛固酮升高而有利尿作用;補充維生素E可減輕乳房及腹脹癥狀。
2、抑郁型:
主要表現為情緒抑郁、健忘、惶惑、常哭泣等。血黃體酮可能稍高,個別有慢性鉛中毒史,發鉛含量高。
3、憂慮型:
主要表現為精神緊張、情緒波動、易激動、憂慮、失眠、血雌激素升高、黃體酮降低。患者常有多食奶制品與精制糖的飲食習慣。
4、需要型:
特點為頭痛、心跳加快、頭暈甚至昏倒,疲勞無力,伴有糖耐量升高,紅細胞內鎂含量降低。患者食欲增加,特別喜吃甜食。可能與缺乏前列腺素E,有關,補充適當的鎂可以改善糖耐量及癥狀。